自1976年开始,秦兵马俑独立或参与展览,已在41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展出,每到处就引起轰动,海外观众总人数超过2000余万。这充分体现了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
鸿雁传书、青鸟探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也许,这些古老的文字、信物上寄寓着“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伤感。从材料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书信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④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丝路中枢,文化碰撞,大美敦煌。”“敦煌,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创造了一个流经千年的文化圣殿。”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在与参观群众互动中,总书记招手笑道:“一路上多看一看,孩子们可以长见识。”下列对这个“长见识”表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②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④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此誉绝非偶然,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也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③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中国书法、传统艺术大师班、茶道、中医讲座等活动,让伏尔加格勒的市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广受当地民众欢迎。此次活动
①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
③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对俄罗斯文化的认同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