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用“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当作蜾蠃后代的食物。人们对蜾蠃的认识表明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列观点体现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
A.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 B.牛顿力学适用于解释低速宏观物体运动
C.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 D.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
过去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城进行实时观制。这表明( )
①人们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②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
④人们能摆脱条件制约,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毛泽东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此词至今依旧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面漫画的寓意如果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