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实现了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全方位优化和重构;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运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机构设置应该适应这一新变化。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7次机构的起点不同,不局限在国务院或者行政层面的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而是涉及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军队、事业单位、群团、社会组织等全方位的机、构重构重组改革。
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国家机构改革的性质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实践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产生了“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学习、互为压力”的“鲶鱼效应”,又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融合共生发展的基本经济格局,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相关知识,谈谈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谈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时,习近平主席作出很多重要指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推进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別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科学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旅游、边境贸易等。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取得成功发展的原因。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