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谈及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体会时说,我会把读到的精彩段落用电脑打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话阐述一下,马克思写300字,我们可以与500字.久而久之,你就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你会开始学会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这表明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是人们认真学习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③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接受健康文化影响往往需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英雄模范崇德向善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教育、激励几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国家重视宣传英雄模范事迹,其文化依据在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光明网等网络传媒策划的“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系列短视频,对文艺名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思戏悟进行高度概括又不乏细节的独到呈现。通过展示文艺名家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传承创造,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参与进来,为中华文脉赓续做助力,为中华文明发展添后劲。其中第三集,讲述了著名民间艺术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倡导“大泥人张”概念,在传承“泥人张”彩塑艺术的过程中,在题材、材料、形式等方面大量尝试,甚至还将“泥人张”从架上彩塑作品拓展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做了很好的活态传承。他注重融入时代、反映生活,让作品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的声音,表现中国的当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写好继承这篇大文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颂扬爱国主义精神自然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在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充溢爱国情怀的经典篇章不胜枚举,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理想,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有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报国决心,有反映当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作品“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奋斗精神。这些作品都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充分显示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和舍身为国的家国情怀,其中饱含的炽热精神力量,使得这些作品超越时代,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阅读和传颂。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颂扬爱国主义精神自然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科学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美、加、英、法、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所谓“创新型国家”,都不仅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国在进行科技战略布局时充分考虑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国家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大批的科技精英和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而这一切,都需要科学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对下一代进行科学探究的引导,让学习者学会探索自然的方法、培养其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毫无疑问,基础科学教育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下图《中国味的年》,下列关于“中国味的年”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