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一一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万物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些道理,恩格斯举例说,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牧畜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世界上国家的管理形式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管理形式都是独特的,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并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国家管理形式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并不鲜见。经过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管理形式。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这种体制益处很大,能避免很多牵扯,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6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制度,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稿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管理形式的认识。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所彰显的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将在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进行审议。民法立法的核心,强调的是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无论是各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还是时常见诸媒体的各种违规行为,诸如高空抛物、马路上“组团式闯红灯”、地铁里的不文明、随地吐痰、景区涂鸦、因航班延误不问缘由打砸机场设施、在维权过程中的各种过激行为、不遵守公类规则和社会公德等等,都可以说是社会规则意识缺失造成的。
法治是规则之治,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而规则意识则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哲人有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这是《中国机长》给出的完美答复.
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有一系列法律规范、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各种法治机制作为其“硬件”,也需要有相应配套的规则、法治意识作为其“软件”。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法治建设才能全面提高。可见,让全社会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刻不容缓!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让全社会形成敬畏规章,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2019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原意是指-一个人不论境遇如何,都不应该忘记初始之心,应注意恪守本真的状态。“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对这个哲学问题的关切和回答,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回避的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初心。某班学生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初心”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江泽民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习近平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贵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
(2)运用一个哲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对你的启示。
在先后经历四次审议的基础上,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作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针对"医闹"、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法的出台说明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能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经过多年实践,长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在一体化格局下,要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同-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辯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纲要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 B.④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