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一”长假期间,“国内游”“出境游”市场出现人次和消费的双高增长。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主要原因是
A.“十一”假期时间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
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
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2017年第一季度,某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6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其中,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下降,教育培训、中西保健药品、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汽车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成为热点。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该市居民( )
①消费结构完善,生存资料消费支出减少 ②消费水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
③可支配收入增长必然引起消费偏好的改变 ④一季度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出境游人数的增多,当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时候,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商品的扎堆抢购更印证了这一点。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尊重”和“品位”的提升,需要消费者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树立创新和品牌意识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进行理性精明的投资
近年来,随着各种消费金融平台的兴起,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靠在网络平台上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一开始盲目按揭,还款时压力倍增。材料中大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 )
①是攀比心理作用下的消费行为 ②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③促进了我国消费金融平台的健康发展 ④增加了当前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没经过“漂白”的原味开心果、不添加增白剂的老面馒头、不含荧光剂的原色卫生纸……眼下,各种“本色”商品虽然相比普通商品价格略高,但销量正不断攀升。这表明( )
①人们过分追求卖相的消费心理正发生转变
②人们的消费心理受消费行为的影响
③人们选购商品逐渐回归理性,更注重绿色安全消费
④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受求异心理的主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节假日出游的人逐渐增多。在2018年春节假期来临之际,一些旅游景区酝酿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某些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门票太低对消费者反而没有吸引力。这告诉我们
①需求随价格反向变动的规律不适合旅游业
②旅游消费中存在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注重消费的质量
④发展、享受资料消费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