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方式不断发展,人们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原来以现金和交通卡为主,现在选择采用手机扫码支付的乘客越来越多。在以上支付方式中
①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②移动支付减少现金的使用,方便快捷
③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④移动支付降低交易成本,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明确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教师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规则》将教育惩戒权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三类。如点名批评,适当增加运动要求;限制外出集体活动,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不超过一周的停学、停课,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等。同时,《规则》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的禁止情形进行了规定。
《规则》发布后,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有人说,惩戒是迫不得已的方式,需要以立法方式规范。
有人说,惩戒也是为了让孩子承担责任,也是一种教育。
有人说,教育惩戒需要法度和温度……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惩戒需要法度和温度”的理解。
大型沉浸式文化分享节目《一堂好课》在央视综艺频道开播后,每期节目由一位“好课主讲人”与青年偶像课代表携手走进校园,主讲人将毕生功力浓缩成一堂好课,通过解构化的移动“阶梯教室”将校园实景融入到课堂中。
阅读材料,请你为这堂思政课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这堂思政课的意义。
“窨(音同熏,制茶工艺)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茶香,穿越古今。
材料一 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了,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1948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汆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很多人把茉莉花叫做“茶叶花”)。
——摘自汪曾祺《寻常茶话》
材料二 南城张一元和北城吴裕泰,是北京人认准了的招牌。这两者皆是在清朝由徽商创立,提供从价格极其亲民的“高末”,到上品“白龙珠”等几十种不同档次的茉莉花茶,后来更是推出茉莉花茶味道的雪糕和甜点,主攻年轻消费者。不管与茉莉花拼和的是哪种茶,也不管那款茉莉花茶是什么价格,甚至不管花茶的味道会变成以怎样的方式进入我们的口中,都离不开一个“香”字。
——摘自孙名梓《北京人为什么爱喝茉莉花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这一缕茉莉茶香为何能穿越古今。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坚持开门办、大家办,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齐心协力打造内容权威、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的思想文化聚合平台。
资料一中国女排在2019年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最终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平凡孕育着伟大。中国女排天天坚持训练,默默承受挫折,特别在低谷时仍有一批人默默工作、不计回报。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的成绩。
资料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第一篇章“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响新中国70年的奋斗之歌,展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鼓声激昂,劲舞欢腾,一条条红色花带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人们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爱党爱国的心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同欢同乐。从风雪群山到大漠深处,从广袤原野到蔚蓝海洋,人民共和国的一支支建设大军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学起来”才能“强起来”。在以上两则资料中任选其一,或者另选自己熟悉的资料,推荐给学习强国平台,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理由。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谋划、全面部署,强调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战决胜前的关键阶段,任务最为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过去正是依靠我们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才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扶贫业绩,现在这仍然是我们解决当前面临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如今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精准的方法策略去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即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贫根”,如今就是要帮助贫困地区百姓重塑自信,激发“人穷志不穷”的勇气与活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高技能,自己“造血”,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