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它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当前,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数据资源国。

材料二: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由市场合理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体现了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与时俱进,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

(2)结合“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就更好发挥数据要素市场的作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①这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②体现着对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数据人才的培养 ③有利于完善数据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④有利于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示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市场;完善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数据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解析】 本题材料一以当前,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分析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根据材料的表述,可以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对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完善数据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以及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答题时注意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例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市场;完善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数据市场秩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9年以来,国有企业更加聚焦主业实业,加快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且有效性不断增强,主要集中在加大天然气保供、油气勘探、5G商用开发运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

(1)图表中三组数据共同反映了2019年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中国精神需要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历史表明,中华文明强盛时,对外来文明不是拒绝,而是尊重、吸纳、包容,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包容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下列选项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③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④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9年10月1日,山东“国泰民安”彩车平稳驶过天安门,向祖国和人民献礼。彩车设计者说:“泰山雄伟挺拔、刚劲稳健,是齐鲁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以泰山为彩车主体造型,既寓意国家富强、稳如泰山、人民幸福、安乐祥和,也宣示着山东人民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奋斗姿态。”彩车的这一创意

①体现了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②体现了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先进性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作为社会影响广泛的重要文化载体,文学创作能否与读者保持密切互动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不仅决定文学自身前途命运,更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效度。这要求文学创作必须

①以凝聚民族和时代精神为己任

②把创新作为检验作品的根本标准

③坚持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把自身前途作为创新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