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克思而言,哲学的“精华”不仅仅是把握时代的真理,还在于将真理应用于实践进而改变世界。因此,哲学不是沉浸于“认识虚浮的东西”或行走于喧嚣市场的鼓噪,它是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活动。因此,我们应
①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和时代脉搏
②把真理作为改造世界的具体遵循
③把能反映时代的思想作为真正的哲学
④使真理走向现实以展示真理的伟大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历来哲学派别庞杂,然而却超不出两个阵营: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时代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唯物主义在广大民众中早已站稳了脚跟。然而,这并不能说唯心主义已经没有市场了。下列对于“唯心主义”表达正确的是
①唯心主义哲学只能阻碍人的认识的发展
②唯心主义错在物质依赖于意识
③唯心主义者就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
④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的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长期以来一些国外机构或人士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经济。这些人
①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②未坚持世界观的指导
③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④未能如实地反映中国实际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作为有限者,我们能够认识“无限”吗?或者,且不要提“大全”这样的对象,即使面对眼前的一个苹果,我们能认识其“自身实体”吗?这种反思意识
A.思考的是思维是否能正确认识世界
B.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C.表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没有明确界限
D.是获取正确哲学思想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越性的根本之点,还在于它借助于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改变世界、实现人类解放之方法论原则。这表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对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指导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多次根本性质的转变之后,人开始重新思考自然。人开始逐渐认识到,把自然仅仅当作一种利己的存在物,就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所以,人对自然的理性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人对自然的理性认知是人与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总的根本性的科学认识。由此可见,世界观
①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
②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仅是哲学家们在日常生活中整理出来的
④就是人们零散的不自觉的认识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