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2019年中央...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①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改善营商环境

②再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④改变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 ①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①③符合题意。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②错误。 ④:坚持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是改变制度,④错误。 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例如,Jack的身份:程序员/环球旅行家/作家。多重职业将成为全球新趋势,下列能帮助自己开启多种职业和身份的有

①掌握多元技能,实现多样化就业②增加享受资料支出,为社会创造价值

③树立创新思维,积极自主创业④自我投资提高技能,保证就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017年9月,我国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投资中,民营联合体占比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各级地方政府合计占比34%。本项目坚持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投资回报机制。这说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是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

②能发挥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④可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二手物品交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已达5000亿美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青一代成为二手商品的常客,二手交易市场潜在的庞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二手交易需求的释放证明

①商品的固有属性可以因人而异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

③人们对闲置物品的需求促进了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

④“物尽其用”“循环利用”等绿色消费理念逐渐被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珠海与香港陆路距离很远,一个集装箱运到香港要过8条河,运费6000元,是深圳的3倍。大桥开通后,从珠海到香港的一个集装箱只要800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反映上述港珠澳大桥给三地经济带来变化的是(假定P为生产成本,Q为经济增量)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为我国2020年一整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会议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加效: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瞄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痛点,扎扎实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材料二 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针对会议提出的2020年将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记者问:“减税在短期内将带来财政减收,如何确保财政可持续?”李克强表示,我们是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给带动就业面量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减税,让利于实体经济,这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我们这样做,不是庄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

(1)结合材料一,说明应如何发挥财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6万元)。减税政策实施后,价格仍为9.8万元,但提供的服务升级,若其他条件不变,减税可能会对该企业的产量(S)和销量(D)带来怎样的变化?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作图时,用签字笔、钢笔、铅笔或者其他笔作图,都可以)

(3)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减税降费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