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部计划在全国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遴选2 000所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学校。传承项目主要包括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 艺、书法(篆刻)、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实施这一计划 ( )
①发挥了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③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起决定作用
④表明 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珠影乐团将《我爱你,中国》改编成大型流行交响诗画《我爱你中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响诗画《我爱你中国》融合西方交响乐、当下的流行乐等音乐形式,并辅以电影画面,成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交响诗画。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②艺术形式创新能更好地展示艺术的内容
③要用现代流行元素颠覆传统文化的内容
④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段时间以来,通俗文化、商业文化一再挤压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但是一旦出现《中国诗 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新颖的传统文化节目,就会催生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深邃感情,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和喜欢这些节目。这是因为传统文化(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决定了今天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③渗透在现实生 活的各个领域 ④能够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内某数字音乐服务商启动“传统地方戏曲的数据库建设及数字化传播”工程,联合专业剧院 等机构,将10余种地方戏曲的10 137个曲目进行建档数字化,目前日播放量已突破10万。 材料表明 ( )
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传播渠道的拓宽
②科技发展变革了收集和储存文化资源的方式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④文化与科技融合才能提升传统地方戏曲的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年4月至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13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用自己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共同讲述一个无与伦比的丝路故事。这一展览
①凸显了中华文化在丝路各文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②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③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实证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 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清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诸古城遗址“入遗” ( )
①表明中华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②表明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研究人 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④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