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安徽九华山一带的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由此可见
①文化的多样性源于幅员辽阔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②傩戏内涵丰富,在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③傩戏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传承中保持自身特色
④源远流长的傩戏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狗年春晚既表达了中华民族喜迎新年的共同心愿,又体现了各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特点;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又展示了现代元素的精彩。这是一场源于生活、创新无限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晚会。材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通过特定的活动深刻影响着人
②教育通过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功能,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春晚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月13日,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系列活动发布仪式暨舞台剧《汉字时间》首演在京举行。舞台剧《汉字时间》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顿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这说明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
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④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中国绘画自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中国国画在印度绘画的影响下,内容与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中国国画还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要比受印度绘画的影响更大。但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没有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④文化要以创新为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内,众多观众屏住呼吸,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通过全息影像的光影特效,他们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能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虚拟演员一同学习蒙古族传统舞蹈筷子舞、顶碗舞等。几个月来,这座全息影像剧场已成为展览馆的明星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少观众通过它喜欢上了蒙古族非遗舞蹈。这个事例说明
①科技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②蒙古族的非遗舞蹈是非遗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现代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
④文化发展要将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思想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