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如今古体诗词得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已不复存在,其表达方式已远离人们的生活实际,词语的晦涩与深奥也不能被年轻一代接受,因此当代古体诗词的创作已经没有必要。这一观点( )
①是片面的,古体诗词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②有合理性,古体诗词的传承取决于人们的审美趣味
③是片面的,古体诗词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④有合理性,当代古体诗词创作体现现代生活才有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但美国著名诗人雷克斯罗斯却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和题材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甚至直接将中国文化的经典话语转化为自己的诗歌内容。这说明( )
A.诗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
B.中西方诗歌的内涵旨趣是一致的
C.中华文化对各国诗歌创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时期唱出了全体人民团结一心渡难关,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路上阔步前行的豪迈气概。如今,这首歌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依然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这表明( )
①每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趋于一致 ②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
③优秀文化能够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④优秀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陈彦的《主角》入选。他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自己在剧团工作了近30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些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时一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创作灵感
③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④作家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中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实现这一目标( )
①需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是基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③是基于文化决定政治的发展,能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④需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朱有勇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能不能找到不用化学农药也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朱有勇从读研究生时便开始求索这个当时的世界难题。1986年,朱有勇在田间考察,偶然发现“当地农民用杂交稻和糯稻间种,稻田很少发生稻瘟病”。难道稻瘟病发病率跟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有关?循着这个思路,他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的研究。此后10多年,他边研究控病机理,边进行了近千次试验,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他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60%以上。2015年,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牵头挑起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重担。他创办院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推动多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如发展冬季土豆,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把“冬闲田”变“致富田”;发展林下三七产业,采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防病害,种三七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每亩产值可迭10万元。扶贫的成果坚定了村民的信心,激励着村民将昔日污水横流的贫瘠山村,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富裕村寨。他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农民院士”。
(1)朱有勇的生物多样性防控病虫害技术的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运用实践和认 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朱有勇团队是如何帮助当地脱贫发展的。
(3)时代楷模引领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学习朱有勇身上哪些优秀的品格?请写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