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优良传统,不仅对每个成员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还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正确性。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中华文明存世5000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园区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此外,园区内引入5G技术,让古城更加智慧化,增强游览的体验性,让这座刚刚获选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具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良渚古城是如何创新遗址体验的。
启动2019年全球“欢乐春节”活动,着力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炼精神标识需要号准当今世界的复杂脉象。目前,全球发展失衡现象严重,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数字鸿沟、公平赤字问题凸显。对此,中国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同世界各国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厚的思想养分。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提炼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原因。
近年来,重庆市某县把传统竹帘制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有效的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小小的民间传统工艺在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的做法
①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②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交融
③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现实传承
④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
③“面向未来”就是要推动文化“走出去”,文化同一
④要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②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
④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