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
①与改革家的思想原则有必然联系 ②是对现存真实关系的总结和反映
③来自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 ④对现实历史运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中说: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意思就是,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①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源泉 ②认为思维对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③认为存在对思维具有决定作用 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指示方向的路标牌并没有错,但跟着它还是容易走晕;如果加上全景图,并特别标注出“您的位置”,感觉就会不同。这种体验表明
①作为整体的全景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导着行程的方向
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利用全景图能更好地规划行程
③未标注全景图的路标牌,不能单独发挥关键部分的导向作用
④明确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有利于顺利抵达目的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进博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问前,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问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早已出现,因而它是旧事物
②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全球化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分析问题时要抓重点
④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完成下面小题。
1.山珍海味何其多,但在国人心里,总有一个温暖的位置留给粥。这种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诞生的食物,是属于华人世界精神家园共通的符号。襁褓之中,除母乳以外接触到的第一口食物,大多来自一碗长辈们精心熬制的米粥;牙齿脱落,躺在床侧被儿孙们一口口喂下的,也还是那碗粥。可见
①“粥”“人”“情”之间是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粥”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③“粥”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粥”能抚慰中国胃,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在这一过程中,水与米的比例决定了最终的成品是饭还是粥。正如清朝著名美食家袁枚给粥下的定义:“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C.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抓住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
D.要保持事物的性质稳定,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一个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月球岩浆洋理论,认为月幔是由橄榄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成功获取了着陆区高质量光谱数据。我国某科研团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这一研究成果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有利于揭示自然界之谜
②人能通过实践把观念中的改造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认识发展是推动科学实验的根本动力,推动人类探索月球
④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