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专题片《榜样》的讲述者面孔在变,故事在变,不变的始终是使命和担当。榜样们与人民同在,将自己的事业深深扎根到为人民服务的土壤中,久久为功。从榜样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砥砺自我,不断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资源与垃圾,不过是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对事物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可成为资源。这说明
①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②事物性质的不稳定性使物质的客观实在具有不确定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某些事物的价值能够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有小学提出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经学校、家长、学生共同确定的劳动、静坐等惩戒手段,为老师提供了操作指南,也避免了戒尺棍棒的风险。而对熊孩子、小霸王,靠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远远不够。有管教,懂敬畏、明对错、知底线。教育绝非“说不得”“碰不得”,惩戒有度,成长有路。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反映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教育需要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劳动观是人生走向光明的向导
③劳动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④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一要求( )
①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通过完善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表明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