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
A. 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
C. 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D. 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植根于赛罕坝,140万亩的土地,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造林难题,将退化的土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凝结出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赛罕坝精神,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塞罕坝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人文价值
②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塞罕坝精神”源自赛罕坝人不断进取的奋斗激情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塞罕坝精神”反映了“塞罕坝人”开拓创新的历程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塞罕坝精神”是人们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好更安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驾驶员
②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
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④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