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投放正在改变居民传统“一包丢”的习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唯物史观上看,《条例》的实施( )
①制约人们的行为选择,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②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③发挥社会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推动创造理想的世界
④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更好地巩固社会经济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处理垃圾分类的问题上,某市政府过去是每月给居民免费发放垃圾袋,但是收效甚微。现在,政府出新招,大胆引入第三方介入,即购买服务,由企业对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奖励积分,3个积分兑换一个鸡蛋,从而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打破常规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②批判性思维利于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目前,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预计到2020年,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这一做法的辩证法依据(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自然的内在联系,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治理黄河的功利好坏,也要以百年千年计,不能急功近利,要久久为功。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②渐进的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好坏的相互转化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9年4月至10月,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举行。北京园博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的同时,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了国际园艺合作。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推动园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下面图表信息表明( )
2012年 |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
2015年 |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印发 |
2016年 | 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启动,后改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
2017年 | 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 |
2018年 | 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彰显执政担当
②中国共产党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创新行政方式
③坚持“党政同责”,实现党政协调,形成生态保护合力
④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实现追责环保全覆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