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文化之河。“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为害,害在泥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同时,河水沙关系又很微妙,并非含沙量越少越好。如果人为过度干预使中游下泄的水过清过大,可能会引发中上游泥沙淤积,还可能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击,加剧黄河改道的风险。

材料二自夏至宋,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多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从炎黄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思想巨匠,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以至汉赋、唐诗、宋词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象历法、农学、医学、水利等,中华文化的诸多元典、古代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都诞生于这片土地。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该如何确保黄河安全。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保护黄河的意义。

 

(1)①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黄河水沙关系很微妙,并非含沙量越少越好,如果人为过度干预使中游下泄的水过清过大,可能会引发中上游泥沙淤积,还可能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击,加剧黄河改道的风险。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协调好黄河水沙关系,确保黄河安全。 (2)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保护黄河也是保护黄河文化的载体。 ②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保护黄河,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③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保护黄河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解析】 (1)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遵循的步骤如下:审读设问和材料;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题目难度一般,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可以采用“教材+材料”的模式,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回答,同时为避免在回答的过程中漏答误答,学生可以采用先罗列教材知识点后跟随材料相关信息的方式回答,合理即可。 (1)本题主要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解答本题要先回扣“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黄河水沙关系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设问要求用文化的角度分析保护黄河的意义,该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解答需要从材料着手,从中提炼和概括文化知识,再阐释保护黄河的意义。如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思想巨匠,《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以至汉赋、唐诗、宋词,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象历法、农学、医学、水利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联系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 坚持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垃圾是让全世界都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环境,而垃圾分类能有效减少垃圾排放量,让部分可再生垃圾循环使用。

材料一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法律。修订草案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材料二 目前很多城市垃圾分类项目都采取政府补助,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通过处理好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各个环节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同时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促进群众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让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立法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分别说明公民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进行垃圾正确分类处置,对后续总体减量、回收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分类工作也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政策先行之下,数据显示,注册成立的垃圾分类企业达到1004家;上百个垃圾分类应用一夜之间上线。数字化的改造已经在部分环节开始,垃圾回收成为智慧城市的一环。每个城乡家庭积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从“让我分”变为“我要分”。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乎相关企业和社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也为绿色发展铺平道路,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1)推行垃圾分类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行垃圾分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资源与垃圾,不过是人类从自身生活的角度对事物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了资源。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基于社会实践而形成

②物的价值能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③科学认识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④运动使事物的本质属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投放正在改变居民传统“一包丢”的习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唯物史观上看,《条例》的实施(    )

①制约人们的行为选择,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②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③发挥社会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推动创造理想的世界

④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更好地巩固社会经济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处理垃圾分类的问题上,某市政府过去是每月给居民免费发放垃圾袋,但是收效甚微。现在,政府出新招,大胆引入第三方介入,即购买服务,由企业对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奖励积分,3个积分兑换一个鸡蛋,从而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打破常规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②批判性思维利于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