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北京,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一座不断迈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 ...

    北京,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一座不断迈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

材料一“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

故宫与许多文化遗产一样,既有珍贵稀有的价值,又有脆弱易损的特点,一旦被破坏,不可再生,所以保护必须是第一位的。而对于故宫的保护,文物的保护是关键。

从2014年开始,故宫实行每周一闭馆、每日限流8万人、提前预约、实名制等旅游新政策,有效缓解了故宫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从而大幅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旅游开放探索了宝贵经验。

目前,依据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文件,故宫博物院以文物安全、科技保护和科学管理为基础,建立专门的地下库房、创建“故宫学”、建立文物医院(专门复原小组)、打造“数字故宫”,多管齐下,其保护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化,构建起了综合的保护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故宫是怎样“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

材料二“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

在“绣花”思维的指导下,北京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几年来,“北京方案”以最精细、也最专业的态度来面对具体问题,从一针一线缝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胡同整治、棚户区改造,到缓解交通拥堵、治理大气污染,再到便民综合体、养老照料中心、老楼加装电梯、社区健身场馆、“口袋公园”建设……以“治理红利”取代“规模红利”,城市的变化,支撑和重塑着我们的生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绣花”思维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材料三北京坊建筑集群东至珠宝市街,南至廊房二条,西至煤市街,北至西河沿街。中西式建筑集群、空中四合院、精品酒店……这个以百年劝业场和谦祥益、交通银行旧址等8栋沿街集群建筑为中心,融中西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北京坊成为了城市生活新地标。

自2017年7月开业至今,约有60余家企业进驻,每天客流量超过3万人,人气与日俱增。在这里,你可以参加非遗主题文化体验活动;可以找到一个安静的空间阅读;可以定制带有家族温度和记忆的“传家宝”;可以欣赏小提琴、萨克斯、手风琴等艺术家的快闪演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创意、了解生活、品味时尚,体验文化与生活融合,享受“中国式生活体验”。

(3)结合材料三,分析北京坊成为城市生活新地标的文化意义。

 

(1)①故宫的保护,着眼于事物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文物保护这一关键。(矛盾的特殊性可替代)②故宫实行旅游新政策,坚持适度原则,适当控制客流量,坚持保护第一位,有效缓解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发展、创新可替代)③故宫的保护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故宫博物院以文物安全、科技保护和科学管理为基础,多管齐下,其保护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化,构建起了综合的保护体系。(联系的观点可替代)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在城市治理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区进行精心调研,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因地制宜的进行城市管理与改造;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在城市治理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从一针一线缝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用“治理红利”取代“规模红利”,促进城市的变化发展。 (3)①各大企业的进驻,吸引了大量客源,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既促进了北京坊的营销收入,又提高了北京坊的知名度;②各种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北京坊建筑既继承了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融中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为北京坊成为新地标提供了物质载体,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④北京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能推动文化自身发展创新,又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 本题材料一以北京“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在“绣花”思维的指导下,北京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为背景材料,材料三以北京集群建筑为中心,融中西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北京坊成为了城市生活新地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而对于故宫的保护,文物的保护是关键,故可以从抓主要矛盾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故宫实行旅游新政策,适当控制客流量,坚持保护第一位,故可以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故宫博物院以文物安全、科技保护和科学管理为基础,多管齐下,其保护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化,构建起了综合的保护体系,故可以从运用综合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材料中,在城市治理中要分区进行精心调研,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因地制宜的进行城市管理与改造,故可以从矛盾的特殊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从一针一线缝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用“治理红利”取代“规模红利”,促进城市的变化发展,故可以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3)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根据材料的表述,主要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及文化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留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辞典中永恒的关键词。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也有许多关于“为民”的精彩论述。郑板桥在解决潍县大灾时写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主席在多次发言中引用此语表达了深切的爱民之情。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谈谈你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

材料二2019年9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哟哟……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平凡与不平凡”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2019年11月18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并将在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个人违规投放最高罚200元。

材料一从国内外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北京目前采取的垃圾分类法为“四分法”,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对身体和环境有害的)、可回收物(可循环利用的)、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或短时间可以自然降解的)和其他垃圾。

(1)按照北京的“四分法”,将下列垃圾正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在横线上填写垃圾桶的字母代号,3分)

①吃剩的果核_________②过期的药品_________③用过的纸巾_________

材料二目前北京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有2.5万吨,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高达79.2%,但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参与度还有待提升,存在不分类、乱分等情况。其中,受“废品回收”影响,公众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具有较高的认同和行动力,但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只有两成多。社区里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回收者”往往是个人,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的还比较少,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也有不少企业看到了循环经济更多的商机,但企业分类回收体系的规范化尚未形成。

(2)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北京市应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查看答案

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天坛祈年殿是祈求谷物丰收之所。殿内的木结构以中央四根金柱象征四季,二十四根内外立柱分别代表十二个月与十二个时辰,其总和之数又隐喻二十四节气。从中可见

艺术是现实的机械复制

设计者的思维具有系统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劳动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下列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