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靠公有制经济

B.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生产决定分配,发展公有制有利于实现按需分配

D.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实现市场配置所有资源

 

B 【解析】 A: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仅靠公有制经济,还有非公有制经济,A错误。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B符合题意。 C:生产决定分配,发展公有制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不是按需分配,C错误。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但不能实现市场配置所有资源,D错误。 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公有制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④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在这方面常常会力有不逮。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新设立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科创板,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注:我国其他板块股市实行核准制)。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这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举措正式落地。自此,科创板公司上市正式采用注册制,其流程和特点有如下变化: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积极影响,并谈谈国家应如何保障注册制的有序运行。

 

查看答案

    慈善捐赠属于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益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由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以社会保障等形式进行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捐献等自觉自愿的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包括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形式,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公益”的慈善行动流行开来,个人只要通过手机客户端付出微小代价,就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某网站举办的“指尖公益”活动共有677万人次通过微信参与,捐款3.05亿元,受益的公益项目涵盖扶贫、助学、助残等各项领域。

“微公益”的低门槛、便捷、高效等特点让慈善行为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但质疑之声仍不绝于耳。捐赠的钱完全是到受捐者的手中吗?谁在管理这些资金?用什么样的形式去托管资金?除了利用网络平台直接“骗捐”,假借公益之名沽名钓誉、骗取钱财的现象,在一些新兴互联网平台上也悄然滋生。正因为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广泛影响力和高参与度,使得公众对“瑕疵”的容忍度更低。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微公益”慈善文化为什么会获得迅速发展?

(2)有人认为:慈善捐赠作为“第三次分配”,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政府加大对各种骗捐行为的打击力度。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观点。

(3)某班准备以“微公益,大未来”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写一个发言提纲。

要求:①综合运用政治生法和价值現的知识,紧扣主题,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结合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说明。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8年某乡镇拥有90025名农业人口,贫困状况十分严重,是税贫攻坚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该地区当年贫困发生率为6%。当前国家考核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贫困发生率,其计算公式是:贫困发生率=贫困人数(人)÷统计人数(人)×100%。

材料二近年来,当地的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工作:加大投入,抓好农牧区交通、水利、电力、农村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藏区新居、避险搬迁、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扶贫,吸引社会资本,打造民宿、农家乐品牌,有序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有效解决农牧民就业和增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要完成贫困发生率低于国家2%的标准,该地区至少比2018年要减少多少贫困人口?谈谈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近期当地政府是如何让群众脱贫致富的?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化,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的开展同城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冶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告诉我们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结含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普写新的“丝路长歌”,创造新的“盛唐气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