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电影《百鸟朝凤》引发了人们热烈的讨论。影片从表层看讲述的是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但从深层看,这是面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思考。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亿万农民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在中国,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广大农民最看重、最重视的一个节气。农事节庆有传统,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的习俗。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给秋分这个重要节气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按照“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在广大乡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作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的唯物论依据。
(3)2018年农历秋分是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请你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如何组织节庆活动提三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出台,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员会的成立及开展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监察全覆盖,扩大了监督范围,补齐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短板,也赋予中国特色监察体系以法律的名分,真正把所有公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有人担心,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后,会不会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成为一个“超级机构”。对此,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度表示,监察委员会不是一个超级的权力机构,做的大量工作是日常“拉拉袖子,提个醒”的工作,是监督的工作。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作家尤维纳利斯曾提出一个问题:谁来监督监督者?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请你回答尤维纳利斯之问。
2018年7月6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霸凌主义,发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在国际社会四面出击,大打贸易战,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针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并有足够的底气应对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有比较强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中国内需潜力巨大,2017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远超过投资、出口所占比重,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同时,中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金砖国家的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有充足的辗转腾挪的空间。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美国贸易霸凌主义的错误性和我国应对贸易战的底气来自于什么。
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征管体制,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增强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方案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进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进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④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选择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