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这一变化有利于
①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制度优势
②引导企业重视数据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③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劳动力供给曲线(如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工资从W0向W1方向变动时,企业的用工压力得到缓解
②工资从W0向W1方向变动是由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引起的
③工资从W1向W2方向变动时,市场可能出现“机器换人”现象
④工资从W1向W2方向变动时,企业活力降低、效益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Y作为全球非常知名的手机品牌,一直都是手机行业当中的标杆,不过其2018年发布的新品机型虽然价位较低可以被用户接受,但在硬件配置方面却让人非常不满意,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这充分说明
①价格对于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在减弱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从商品到货币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④创新是生产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东汉的王充认为,“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意思是说,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
有些人在观察社会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有深层价值的东西,“有眼不识荆山玉”。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足以安放每一位有志者的理想: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城乡鸿沟的跨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感受个人命运浮沉,又能思考中华民族复兴大势的时代。
“认识不只是眼睛与事物的相遇。”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方俗谚语是人民群众口语中使用的简洁又深刻的熟语。
许多方俗谚语虽浅近易懂,但不失深刻。例如,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喻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人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话儿比抽象复杂的政治语言更易深入人心。“先甜后苦如割骨,先苦后甜如过年”与家训的直陈训诫相比,方俗谚语的形象比喻与回环反复更让人印象深刻。“树怕根烂,人怕无志”“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则是对学习者的提醒、告诫和劝谏。
有些负面俗语混杂在谚语中,影响了谚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与群众的认可度。如俗语“无利不起早”“看人下菜碟”“人靠衣裳,马靠鞍”常被当作谚语使用,甚至成了庸俗的处世哲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方俗谚语仍然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层面,甚至走向消失。目前,我国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录的方俗谚语的数量严重不足。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来谈谈对方俗谚语的思考。
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说明上图所反映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当各种生产要素匹配到一起时,现代生产活动才能发生。如果有的生产要素非常短缺,需要从全球市场引进短缺要素。
(2)分析上图中的生产要素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