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

(1)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我国在外交上坚持上述主张和做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说明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写入宪法是如何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

 

(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有利于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高权威,并使这一理念的践行成为中国国家义务;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庄严宣示了中国绝不称霸、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立场,显示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重要讲话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我国在外交上坚持上述主张和做法的合理性。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国家利益的知识答题。针对材料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考生可从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城經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責任,考生可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写入宪法是如何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地位、严肃性等方面考虑,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考生可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将其写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高权威,并使这一理念的践行成为中国国家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庄严宣示了中国绝不称霸、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立场,显示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辉煌而又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国国家利益、发展道路、文化价值各不相同,致使以邻为壑.零和博弈、非合作博弈、保护主义等观念和行为层出不穷。然而,“独行快,众行远”,面对突出的全球治理问题,各国应当相互尊重而不是遏制,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

同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致力于寻找不同制度、文化的共通性,异中求同。在今天,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国经济合作为着力点,并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力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离不开各国自身发展,依靠各国人民努力,依托独特的禀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查看答案

    材料一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各相关部门在加强法治建设、落实监管责任、治理“餐桌污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明显好转、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保障民生工程来抓。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人类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国家领导人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秋序指明了方向,为建设美好世界贡敲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2017年以未,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通过的决议中,先后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头鸣。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有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什么会产生国际共鸣?

(2)请你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晴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习近平主席表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的基础上贡献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