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客观依据是
①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②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③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④党和国家奋斗目标有了新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辟概括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是
A.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新征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却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1)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是如何确立的。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材料一100年前的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导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对中国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滞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A.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下列著作能体现这一战略思想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论十大关系》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论联合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