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黑洞”(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的研究已有200年,科学家对它做出了各式各样的推测。2019年4月10日,全球200多位科学家用八个望远镜(阵)合力拍摄并“冲洗”了两年的“黑洞”照片与公众见面,这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黑洞”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人们对“黑洞”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新的高度
③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人们对“黑洞”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举行座谈会,纪念刘少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要做到两个“随时准备”,是因为
①真理和谬误既相对立而存在,又相互包含,相伴而行。
②受主体和客体因素影响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不同历史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不同
④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月球背面一直是全球着陆探测史上的空白。中国探月工程团队在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成功发射的基础上,攻克了轨道控制、着陆和通信等技术难题。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实现了软着陆,并通过中继卫星“鹊桥”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地面照传回地球,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②对月球的正确认识验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的认识器官拓展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哲学角度看,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有广阔发展前景
②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被人操作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真正具备了“上九天揽月”的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