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守正”是遵循、顺应,乃至敬畏市场力量和规律,“出奇”是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我们以前探索市场经济的初步经验,必须在创新开拓中“出奇制胜”。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守正”中“出奇”,树立了创新意识
②“守正”与“出奇”相反相成、和合共生
③“守正”是必要前提,“出奇”是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相互联结,“守正”包含“出奇”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出“故宫口红”“故宫面膜”等1万余种文创产品,让600岁的故宫一下子年轻起来……文创产品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圈粉无数的寻常物件,它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材料体现了
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努力,事物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②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④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央视“春晚”两次唱响《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歌词劝诫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亲情,常回家看看操劳一生的“空巢老人”。但是近期英国某学院的一项调查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欧洲一些国家近年出现大批成年子女“归巢族”,给父母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报告结论称:父母很享受子女离家后的独立生活,成年子女“回巢”对他们的退休生活是一种侵扰。这说明
①人们对“空巢”与“回巢”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②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对东、西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③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表现的亲子关系具有普遍性
④东、西方人对“空巢”与“回巢”的态度各有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49年9月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充满自信地预见:“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0年过去了,这个预见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下列对这个预见变为现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③文化兴则国运兴,我国文化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修订的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依据是
①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②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关系经济社会全局,须持审慎推进的态度,凡涉及推翻现行法律的试点,必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涉法问题的授权。这一要求表明( )
①我国所有法律的创制或修改都必须先行试点 ②开展推翻现行法律的试点必须依据法定程序
③党中央、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共同行使国家权力 ④深化改革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坚持法治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