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将高科技人工智能融入文艺表演的“北京八分钟”惊艳亮相,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科技担当、海纳百川的当代中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②体育盛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汉语诗歌、藏语诗歌、蒙语诗歌等都带着与生俱来的中华特性和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都印刻着中华身份,是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融合的诗性文字。这表明( )
①异彩纷呈的民族诗歌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②各民族诗歌文化的相互交融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③推广诗歌文化有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诗歌文化说明了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赢”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有余、贾利也。”即“扣去买卖成本有盈余、有获利。”有人认为,“赢”由亡、口、月、贝、凡五个汉字组成(见下图),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危机意识;口:沟通能力;月:时间观念;贝:取财有道;凡:平常心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一新解让我们感受到( )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年春节,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动情演绎。“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用纯净的歌声唱出了自己对青春、理想和生命价值的感悟。这首只有20个字、却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生命的小诗,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国人。这启示我们进行文艺创作要( )
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②深入社会生活,参与志愿服务,让一切文艺创作源泉充分涌流
③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和诗以歌,将古人之思与今人知晓,融为一体,增强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