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双方要积极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将“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加 强军事交流和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俄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原因。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双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双方加强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中俄双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有利于增强两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④中俄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解析】 本题以中俄双方要积极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将“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当代国际社会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饿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当代国际社会的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深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中俄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喜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然而,多年来西学东渐,思潮纷起,物质至上的喧嚣湮没了古典文化的清雅,不少诗歌及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向寂寥乃至没落,以至于有人感叹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选手、嘉宾老师、主持人都成为了网红,围绕着诗词的各种热议掀起了诵读中华诗词的热潮,使观众在诗词的吟诵中,为传承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发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及契机。

当然,《中国诗词大会》目前多呈现于背诵、记忆的环节,也引起死记硬背的异议。然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诗词是最佳的文化启蒙,通过诵读中华诗词,重拾中华文化的精髓,探寻诗与远方。我们更希望从诵读延伸到创造,锐意创新,让植根于中华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在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手中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请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知识,批驳“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观点。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有关专家指出,学习型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主动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包容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创造和自我超越的能力;自主、开放、健康的人格;各方面全面发展。这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查看答案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长征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  )

①它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②它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它已成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发展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继承传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