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都需要英雄精神。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精神能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激励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意义。
(2)学习英雄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围绕学习英雄,以“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的两个要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双方要积极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将“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加 强军事交流和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俄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喜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然而,多年来西学东渐,思潮纷起,物质至上的喧嚣湮没了古典文化的清雅,不少诗歌及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向寂寥乃至没落,以至于有人感叹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选手、嘉宾老师、主持人都成为了网红,围绕着诗词的各种热议掀起了诵读中华诗词的热潮,使观众在诗词的吟诵中,为传承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发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及契机。
当然,《中国诗词大会》目前多呈现于背诵、记忆的环节,也引起死记硬背的异议。然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诗词是最佳的文化启蒙,通过诵读中华诗词,重拾中华文化的精髓,探寻诗与远方。我们更希望从诵读延伸到创造,锐意创新,让植根于中华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在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手中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请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知识,批驳“诗词不再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观点。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关专家指出,学习型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主动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包容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创造和自我超越的能力;自主、开放、健康的人格;各方面全面发展。这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长征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 )
①它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②它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它已成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