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4月27日至5月1日,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1)结合材料一,分析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1)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①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解析】 本题以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自有土地经营形式的变化、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材料,组织3个设问,检测考生对阶级社会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分析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关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教材第5页有完整的表述,学生需记忆准确,会默写。解答本题结合材料稍加分析即可。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教材第10页有完整的表述,学生只需记忆准确,默写完整即可。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教材第19页有完整的表述,学生只需记忆准确,默写完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城市都是靠集聚各方资源实现发展,如集聚各种类型的产业、增加人口和建设用地等。而今,作为特大型城市的北京通过做好“加减法”,正在探索一条“减量发展”的道路。

2018年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全市新经济(由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体系)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三成。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北京市的上述做法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查看答案

以下文艺作品,____________不是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歌曲《歌唱祖国》 B.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C.小说《陈奂生上城》 D.话剧《龙须沟》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这说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②要坚持制度自信,固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动摇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④要立足中国国情,使人大和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

②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性质

③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④使中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是几种出行方式的比较。北京福州动车组仅运行了两个多月之后,因为上座率低而停运。这说明

①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③市场需求促进动车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总是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