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刘某到银行支付了5000元的贷款利息。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与材料一致的是 ①...

刘某到银行支付了5000元的贷款利息。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与材料一致的是

①王经理给李师傅发了3000元工资

②小陈在某商店花2000元买了一台数码相机

③小张交了2000元房租

④某品牌打印机在专卖店以2699元/台售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网购”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存储”、“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材料中刘某到银行支付5000元的贷款利息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体现,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排除;选项④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记载了古老的物物交换。物物交换

①从根本上看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

②需要以物的所有权和使用价值的差异性作为前提条件

③在时空上不能分离的局限使货币的出现具有了可能性

④双方交换的商品总是等价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某班学生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代代人流传下来的品质,是我们当代中国青年的应有精神。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把学生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材料三:某校后山有近700平方米梯田,每年升入该校高年级的学生成为它的“主人”,开展一年的种植体验活动。从整理土地到播种浇水、除草除虫直至收获,同学们经历了完整的种植过程,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地里收获的蔬菜、水果,发自内心地珍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全面加强对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正确性。

(2)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有人认为:中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2请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2019年,联合国大会、安理会通过公开辩论以及通过决议等方式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鲜半岛、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和阿富汗等热点问题。2019年9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了《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审视了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中创造价值和获得价值的空间,特别关注这些国家作为生产者和创新者利用数据驱动型经济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限制。2019年9月,联合国气候峰会要求各国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并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应对措施,此次峰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注入了新动力。

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工作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2)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在国际减贫扶贫问题上的主张。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下面是我国依法促进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2018年3月31日晚播出的《蓝天保卫战》刚刚开始,一位接受采访的山东某地市民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你看这天,蓝天白云的,挺好!”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满满的幸福感。

镜头二:2015年伊始,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几经修改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处罚利器的新环保法被装上了“钢牙利齿”。紧接着山东省各设区的市就环境保护制定地方性法规,用法治力量守护蓝天白云;各级人大常委会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监督重点,连续对《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镜头三:山东某市积极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超标车辆“环保举证、公安处罚、部门配合”全链条工作机制,将对汽车尾气做到自动监测、自动识别、自动拦截,实施有效处罚,有效解决科学治污“最后一公里”问题。

镜头四: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3月7日发布一起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六家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给无资质的相关公司,偷排进河流中,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最终被告企业被判赔偿环境修复费1.6亿余元、鉴定评估费用10万元及诉讼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共受理社会组织和试点地区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一审案件189件、审结73件,受理二审案件11件、全部审结。

镜头五:“你知道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吗?”。环保检查组一句话,让正在侃侃而谈如何落实法律的企业主管怔住了。检查组再次发问,这位主管环保工作的管理人员依旧哑口无言。这是环保检查组在某企业执法检查时的场景。企业的无语,暴露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中的普法短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任选两个角度,说明我国是怎样运用法治思维促进绿色发展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