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指出,推动基本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指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重在精准。不仅要找准扶贫的“支点”,还要用好扶贫的“杠杆”。文件提出,要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要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

推动乡村文化脱贫,文化产业是支撑。G市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种植业结合起来,实施“文化+产业”的战略,使该市不同乡镇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链,并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民生工程,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赢。

(1)结合材料,说明在教育扶贫和文化脱贫过程中,应如何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G市文化脱贫措施的合理性。

(3)促进乡村文化脱贫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某村委会拟举办一次以“记住乡愁”为主题的戏剧节活动。请面向广大村民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们积极参加活动。

 

(1)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或答: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或答: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或答: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若答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教育扶贫和文化脱贫要立足于乡村文化资源和教育现状,尊重教育、文化发展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要发挥文化产品、乡村教育的作用,激发村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挥村民主动脱贫、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做到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来讲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答: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增强村民脱贫能力。(或答: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或答: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或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载体。(或答: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或答: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 (3)关于邀请广大村民参与戏剧节活动的邀请函 尊敬的XX村民: 当您来回奔波、忙于生计时,还记得故乡裊袅的炊烟和古道旁锣鼓的喧嚣吗?XX村委会希望您无论走到何方,都能记住乡愁,记住那份美好,记住那份对家乡的眷恋。村委会将于X月X日在村委会广场举办以“记住乡愁”为主题的戏剧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以戏剧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欢迎您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XX村委会 年 月 【解析】 本题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乡村文化惠民工程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在教育扶贫和文化脱贫过程中,应如何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考生需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第一步,确定知识角度:意识具有能动性,结合材料分析,写出相关内容第二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教育扶贫和文化脱贫。第三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发挥文化产品、乡村教育的作用,做到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来讲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G市文化脱贫措施的合理性。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的载体。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促进乡村经济发展。②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增强村民脱贫能力。③文化的载体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载体。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面向广大村民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们积极参加“记住乡愁”为主题的戏剧节活动。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由于是写邀请函,一般要有标题、有原因、有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据海关统计,2020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地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3月,我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23.1%,较2月大幅回升42.5个百分点,其中大宗商品销售指数为124. 9%。但国际疫情则呈扩张趋势,欧美国家相继“封国”“封城”,物流运输受阻、港口货物积压严重、“无人提货,买家弃货”现象频发等。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既考验敢于斗争的勇气,又考验善于斗争的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在疫情面前的“危"与“机”,并简要说明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化危为机。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是怎样发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政治品格战胜疫情的。

 

查看答案

“你又不是党员。”“我是医务工作者。”“你还是孩子的妈,我建议你不要去。”“落棋无悔。”这是20202月一位普通医务工作者前往湖北时的微信对话。由此可见,该医务工作者(     )

①不断丰富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用劳动和奉献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④看到了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百年来,“中医不科学”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这一观点说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

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④人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认为,行星由聚集在一颗年轻恒星周围原行星盘中的尘埃形成。但也有研究人员指出,年轻恒星并非唯一拥有尘埃盘的天体。他们运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宇宙形成,认为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可能也有千万颗行星“相伴”。科学界目前还没有检测黑洞周围行星的技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敢于创新、敢于怀疑权威          

②真理性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开辟新的认识领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④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广义的“西调”指西北乐曲唱调,在民歌、俗曲、曲艺、戏曲里各有不同的类别、含义与文本。狭义的“西调”指清代前期京、津、直()、鲁、苏、赣等地传唱的一种通俗歌曲,是以晋陕小调与俗曲、其他散曲与戏曲“摘唱”为基础,吸收融汇了文人的创作精华,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带有乐器伴奏表演的艺术。“西 调”的形成说明(     )

①扎根基层的文艺才具有持续的创造力   

②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艺术创新可以促进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④兼收并蓄是我国戏曲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