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规划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一是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依法撒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文件。二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三是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四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严格刑事责任追究。

材料二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充分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了完整的私权体系;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规定了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1)法治中国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任务和举措,分别阐述采取这些任务和举措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制定民法典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 任务和举措 理由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能更好地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发挥光活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从而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食法是普治之前提。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使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让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根本行为准则,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合力。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 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能保障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促使公民自觉承担应尽的义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能确保法律有效实施,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审慎用权、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①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或“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③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或“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⑥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使用,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规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以及民法典立法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全面依法治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创业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任选其中三项任务和举措,分别阐述规划它们的理由,给予了考生一定的灵活作答空间。因此,考生应优先选择自已把握较大的三项任务和举措进行分析。作答时,考生应依据四项任务和具体措施中的关键内容,如合宪性审查、完善立法、保障公平正义、监督法律实施等,将考点迁移到宪法的地位、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上来,然后依据其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第(2)问,要求说明制定民法典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考生要依据民法典(草案)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如由强调法律平等保护组织和个人权益,得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由构建完整的私权体系,到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原则,禁止高利放贷等,得出制定民法典能够为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由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得出制定民法典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由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得出制定民法典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由规定土地经营权实行自主依法流转,得出制定民法典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最后,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题要点层次清晰、语言规范简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材料强调了(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辩证否定奠定事物发展基础并为事物发展提供动力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的、革命的精神看待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漫画《“护”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

②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③正确解决矛盾要承认矛盾的斗争性

④应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带着文化气息的精品综艺节目开始走俏,如《国家宝藏》《朗读者》将抽象的文化解构为具象的故事,打通“人”之间共通的情感、兴趣和记忆点;《各位游客请注意》以“美好中国行”为线索串起行走过程中的个体自我审视和文化发现;《时尚大师2》以中国色彩为主题,于不同维度开掘文化之美……材料中精品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有(    )

①在传播方式上不断改进,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根基

②在表现元素上不断升级,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③在内容上找准切入口,通过挖掘人情、人性带给观众共鸣

④在形式上勇于突破,融入时代气息弘扬和演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众所周知,汉语、北京故宫长城、孔子、道教兵马俑、莫高窟、瓷器、京剧等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同样,一提到大雁塔、秦腔,大家就会想到陕西,而说起秦淮河、中山陵,人们自然会将其与南京联系在一起,上述现象说明(    )

①故宫、秦腔,秦准河等是承载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②人们对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③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9年,中国与印度两国国家元首会晤,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磋商,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的基础上呈现积极进取势头;中国东盟关系进人全方位发展新阶段,“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材料表明(    )

①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

②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③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④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