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数字杭州”时强调: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杭州”的重要举措。“城市大脑”是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城市治理的核心枢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材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对前沿技术的运用要做到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通过对前沿技术的积累就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质变
④推动“城市大脑”升级对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生物安全究其本质是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的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②应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刻意干预
③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
④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及标识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回答下列小题。
1.《天问》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篇长诗,也是其代表作之一。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
为“天问一号”这体现了( )
①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奋勇前行
④民族文化具有时代特征,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航天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困难迷茫的年代;有过自力更生的艰苦卓绝,也有走向世界的自信从容。在几代航天人60余年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国航天人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娥奔月”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表明( )
①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主体生命的世代延续为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
③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循环往复
④真理总是在人们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在三秦大地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赞誉的“西迁精神”( )
A.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B.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C.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到决定作用
D.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多元一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深入雪域高原、天山南北、祖国北疆、西南边陲,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还频繁同各族群众通信。他一再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体现我国( )
①已初步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贯彻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该决定的通过
①是依据现实需要作出的法律调整,具有法律效力
②贯彻了民主立法的理念,体现了立法为民的思想
③表明生物安全问题受到重视,解除了生物安全隐患
④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律,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