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是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伟大创造
B.提供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具体方案
C.体现了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D.符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相互促进的哲学思想
冬至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每年都要“争论”一番,也正是在这样的“争论”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把握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
②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③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之中
④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争论中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于纳米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25年前,当时诸多科学家认为,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但预计未来30年内,不会对主流电子技术产生任何影响。然而今天,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并成为大家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科学家的“预言”被颠覆表明
①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真理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和范围,一旦超越就会成为谬误
③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清近代小说家吴沃尧在其《历史小说总序》中写道:“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赜(zé,义为深奥、玄妙),毋乃不可”。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不断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的往复上升过程
③久久为功,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改造世界的成功
④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反映了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伟大的中国精神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基于价值判断的价值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作为中国脊梁的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