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三地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这告诉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②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③要牺牲局部,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说到连自己都深信不疑时,假话就是真话”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宇宙是否会有边界的存在呢?爱因斯坦认为,宇宙非常大,大到不存在边界,人们根本找不到它的起点和终点。霍金却提出,作为实体的宇宙,就会存在边界。要是宇宙不存在边界,那么它的体积就是无限大。无限意味着可循环。但是宇宙不是数字,并不能循环,因此宇宙既然是实体,就必定会有边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对宇宙边界问题的争议,有待更科学的理论来验证
②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等不同,对宇宙边界问题会产生多种真理性认识
③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人们对宇宙边界的争论,会推动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不能看到成绩,而且用现有的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实际,通常产生的效果普遍是更糟。下列对这个论断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只有来自本国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本国实践
②认识的真理性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③各国的情况不同,脱离本国实际的理论难以发挥作用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