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有点“红”,在央媒上露脸的次数有点多,湖南到底发生了什么,受到如此“垂青”?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们在时政学习时就此开展探究并搜集整理了如下材料:
(三年前)几家央媒的报道都指向了一个重要时间节点:2016年3月8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分组审议,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也就是广为人熟知的“三个着力”。
(三年来)湖南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呢?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华社用数据说明,全省钢铁、煤炭、造纸,有色、重化工、采砂等大规模退出,美停“散乱污”企业达3747家。部分老工业基地将建成集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湖南的国企长子“华菱钢铁”,从常年亏损,到站上千亿元销售台阶,成为湖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本。光明日报为“湖南智造”点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闻联播报道,湖南实施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易地搬迁、医疗救助等七大扶贫行动。经济日报报道,2019年,湖南将继续突出保基本、克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比70%上,支持稳就业,支持教育均衡提质,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文体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新华社特别提到了新春上班第一天20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分赴20个贫困县,面对面倾听贫国群众呼声,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良策。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蛙……以料技为支撑的新型农业作业方式,给新华社、中国之声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光明日报提到在“百企千社万户”工程的扶持下春耕只要忙几天,种田千亩也悠闲。第一组同学在搜集整理上述资料时不禁感叹,唯落实,见担当。“三个着力”的落实,一定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撑。面对湖南书写的三年答卷,第二组同学们自豪的说:“我们相信,未来,湖南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央媒露脸,湖南的成功实践将被更多人知晓。”
(1)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请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总结提炼出几条湖南经验。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经过6年的前期准备、9年的艰苦建设,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大桥跨越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超级工程”背后是“超级创新”。受地理、天气条件限制,大桥的设计和建设难度极大,充满坎坷,但困难却造就了中国工程师们发明的1000项专利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将国外同行们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种,这座大桥必将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推动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在新时代怎样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央视网摄制的《40年:来自56个民族的家国故事》系列微视频,通过56个“小家”的幸福故事折射出中华民族“大家”的辉煌历程,讲述着我们每个人的家国情怀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在处理民族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019年,政府的“减税”“创新”“监管”等政策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透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面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企业该如何经营与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加法”“减法”引人关注,且针对性很强,都是围绕国计民生热点难点提出的改革举措,是政府对群众期待最直接、最有力的回应。政府围绕国计民生进行改革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是我国的基本矛盾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