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争更加尖锐,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逆流涌动,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四处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治理步履维艰。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7次出访,主持4次主场外交;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主张引发广泛共鸣。同年11月,中国召开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买遍全球的便利,贸易升级的促动,增资落户的坚定,制度创新的红利,“进博效应”的定义正在不断刷新,践行着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开放共贏的承诺。在“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的当今世界,“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饱含东方智慧的中国理念和文明观如同一股清流,更是贏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国家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国通过自身经济社会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中国之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之治"为什么能为全球治理提供重要经验

 

①中国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 ③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政治互信、互敬互谅、维护多边主义,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④倡导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平等和谐、包容共生,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⑤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解析】 本题以世界政治形势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结合“中国之治”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题,要在仔细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着重从影响、作用、意义等角度回答问题。从“中国之治”的内容看,主要包括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主张“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坚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这些主张、理念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答时,一.是要与教材的基本观点相结合.二是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做到条理清晰,要点明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及时从政策层面扶持发展、支持做强“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相对于传统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设施)而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本质上是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率基础设施。5G技术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5G商用前五年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将超过10万亿元,经济增加值将超过3万亿元,直接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300万个。5G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将扩大升级信息消费,促进电子元器件、芯片、终端等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基建”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随着国家按下新基建“快进键”,河南、安徽福建、广东等省政府相继出台“新基建”扶持政策,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生活,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稳增长和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各地新基建蓬勃发展的驱动因素。

 

查看答案

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强调:“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遭遇疫情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②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普遍性

③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20年2月,中国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在科学预印版平台bioRxiv上线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全球首次成功解析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这将对后续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大有帮助。这表明(    )

①人们能全方位认识新冠病毒是科学研究以获得正确认识的目的

②使用先进认识工具是科学家获得新冠病毒正确认识的决定因素

③医疗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新冠病毒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对疫苗和药物研发的有关认识会随者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身处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热门阅读方式,即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阅读碎片化的知识、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这种方式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收获了海量信息,但零碎的阅读不利于将知识真实传播,降低了人的自我辨识能力,还使人形成思维惰性,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来获得知识碎片,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构成挑战。对此,我们应该做到(    )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改变阅读规律,以克服思维惰性

②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提高自身信息辨识能力

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引导向有利面的转化

④注重量的积累.积累有效知识碎片促成体系构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20年元旦期间,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纷纷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创作开展适合城乡基层需求的特色文化文艺产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进步的浓厚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该做法(    )

①通过文化环境和活动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④积极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