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这反映出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联系
C.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规律 D.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 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B.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
C. 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 来源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原型,现象世界是摹本,万事万物都是对理念世界的分享。下列说法与柏拉图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 D.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看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承认了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C.强调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坚持了朴素的辩证法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莫高窟是敦煌最富盛名的文化名片。70年来,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的莫高精神,传承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讲好敦煌故事,使千年古老遗产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
敦煌气候干燥,渺无人烟,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与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成为保护莫高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让这些存留千年的脆弱艺术瑰宝“活”将更久,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默默无闻扎根莫高窟,始终把莫高窟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推动甘肃省批准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同时开展崖体加固、风沙治理等基础性工程。为了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先后完成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深化与腾讯等在AR/VR,智慧旅游等模块的合作.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敦煌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敦煌研究院还多次举办敦煌学国际研讨会,并与美国盖蒂研究所等海外文物保护单位共同对莫高窟开展保护合作,实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莫高窟的科学保护与数字化探索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国际上解决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一个典范”。
如今“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为敦煌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敦煌文化也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着文化涵养。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敦煌也被赋予“一带一路”合作中“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莫高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敦煌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尊重和利用遗产保护规律的成功典范。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就如何推动敦煌文化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公共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习近平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兴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在共商共建共事的全球治理观的引领下,中国统筹兼顾与大国、周边、多边和发展中伙伴关系,在不同区域和层次描绘一个个合作关赢、携手同行的同心圆,见证中国与世界的利益交融,命运相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什么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