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书法位列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汉字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书法位列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汉字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但近年来,一些书法作品却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倒立书法,有的拿头发书写,有的闭目盲书……普通观众直呼“欣赏不了丑书”。

对此有学者认为,作为书法必须以汉字为书写表现对象,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由此,“丑书”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解散了传统字法结构,虽不易被大众审美所接受,但的确有对书法艺术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另一类,虽然也使用毛笔表现汉字,但存在大幅度变异,远离传统意义上书法的表现方式。还有一些书写已经背离了书法艺术规律,故意以不和谐、博眼球为追求,这已经不属于书法范畴。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丑书”,有人认为“艺术是属于艺术家的,老百姓看不懂的才是艺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2)分析学者是运用何种辩证方法建构其书法观点的。

 

(1)①艺术不仅仅属于艺术家,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享用者。②文化工作者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推动艺术进步。③文化欣赏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培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①学者书法观点的建构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②学者首先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抓住书法艺术的共性特征——用毛笔书写汉字,区分了“丑书”中书法和非书法行为。③学者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别“丑书”的特殊性,肯定了书法范围内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反对打着书法旗号,却背离书法艺术规律的行为。 【解析】 本题以书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当下书法乱象——“丑书”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艺术是属于艺术家的,老百姓看不懂的才是艺术”这一观点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抓住题中观点的三个关键词:艺术家、老百姓、看不懂,围绕他们分层分析,第一层:书法是否仅仅属于艺术家:艺术不仅仅属于艺术家,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享用者;第二层:文化创作是否应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文化工作者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推动艺术进步;第三层:要提高看得懂的能力:文化欣赏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培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学者是运用何种辩证方法建构其书法观点的。考生围绕设问中的“辩证方法”思考解题的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然后结合试题材料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材料中,对“丑书”进行分类,对每一类进行分析阐释,这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先明确“辩证方法”:学者书法观点的建构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然后结合材料“作为书法必须以汉字为书写表现对象,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说明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抓住书法艺术的共性特征,用毛笔书写汉字,又对“丑书”进行书法和非书法行为的分类;而且材料对“丑书”中的书法和非书法行为进行分析阐释,这说明学者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别“丑书”的特殊性;材料中学者的态度表明应进行书法的创新,但不能以创新为幌子,背离书法艺术规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劳动光荣,成就梦想;劳动者平凡,造就伟大。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大的变化源于劳动者,最高的成就属于劳动者,最美的梦想系于劳动者。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

①劳动的价值在于通过实践满足个体需要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②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

③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斋里挂的一副对联。与这副对联的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B.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需斩万竿

C.风险挑战不足惧,乱云飞渡仍从容 D.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查看答案

疫情期间,各地通过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具有突破时空局限、实现资源共享的优点,也存在师生互动受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缺点。这主要说明(    )

①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正确认识事物需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④任何事物都存在走向衰落和灭亡的理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A.要用正确的意识调控生理活动

B.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转化的

C.快乐和痛苦都体现了主体感受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