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登山至此,忽逢坦途,青山四围,气爽景幽。然而,有经验的挑山工不会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会很艰难。登山爬坡也好,涉水行舟也罢,“快活三里”勿快活,平流无石“易翻船”,事虽有别理相通,世间万事皆如此。这说明
①意识能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③客观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项研究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中国种植的现存小麦地方品种的栽培起源、扩散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现代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A.只有被实践证明的认识才能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B.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现代科技和测序手段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外交思想深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血脉,蕴含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哲学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向前。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引经据典,阐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下列经典名言与哲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传》)——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小智谋子,中智谋局,大智谋势(《墨子》)——立足局部,统筹兼顾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C.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事物运动的规律
D.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默觚下·治篇五》)——联系具有普遍性,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凝结着人类千年智慧的文化瑰宝。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面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她多方奔走呼吁,同时带领团队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信息投影、沉浸体验,用12年时间,在戈壁上建起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通过数字展示中心能更深入认识和了解莫高窟,同时缩短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必须通过商业化发展旅游,让人们在旅游中增强文化自信
B.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C.要深入挖掘莫高窟蕴含的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并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