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与周期短、见效快的应用科学相比,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特点,路径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积累,取得成果的周期也较长,其实用价值也并不是短期立刻就能显现。对此很多人经常问“基础科学看起来离我们生活非常远,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

从科学发展史看,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因此,如果我们仅仅用“能给翘首仰望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等“指标”作为衡量基础科学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所做的,只是在证明我们的目光是多么短浅、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荒芜。

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要想取得更多原创性、开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做出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着眼长远,让科技事业的基石更加稳固坚实。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知识,对基础科学研究没什么实际用处的言论加以批驳。

 

价值是指一事物满足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会发生变化。基础科学研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使用价值不能立刻显现。但不代表没有实际用处,言论的实质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基础科学的研究的实用价值会不断的创造与实现。 【解析】 本题以价值的知识为主题,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认识为内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首先要对价值的概念作出陈述。结合材料由于基础研究路径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积累,取得成果的周期性长,其实用价值也并不是短期立刻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基础科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也会不变的创造与实现。在材料中,从科学发展史的举例中阐述了并不能把“能给翘首仰望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等“指标”作为衡量基础科学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承认价值的客观性。最后,材料中指出,要想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原创性和开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需要从思想上、认识上做出改变,“基础科学研究没什么实际用途”的言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8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賽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我国治理一切活动和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提供了遵循。国家制度是基础,是管全局、管方向的,国家治理就是保障把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场遭遇战,也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伟大斗争”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一种。在这次斗争中,有一种境界叫“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有一种品质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一种态度较“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有一种胸怀叫“命运与共、共克时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分散的被集中起来,弱小被强化起来;中国的精锐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人们最美好的情感被联系起来;最可贵的品格发扬起来,最美的情愫升华起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抗疫正气。人们最美好、最坚定的情感和品质,在此次疫情大考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凝练和升华为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凝聚起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抗疫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秉持“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做到了“科学钻研心静寂,沧桑忧乐血沸腾”。从哲学上看,两位院士的成就得益于(    )

①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②人的全面能力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③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无形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需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203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提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之所以依靠人民群众,是因为(      )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