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投情面前,只能前进,不能退却;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战斗、战“疫”、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一个个“战”字催人警醒,见人担当。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凝练了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更经历了一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树立和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灾难是见证我们坚实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抗击疫情的战役,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此次抗疫中,许多专家在网络上走红,既丰富了“网红”二字的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尊崇。钟南山被网民称为“超级偶像”,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句“一线岗位换成共产党员”圈粉无数。白衣天使、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这些抗疫英雄来自不同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群众赞美的新偶像。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 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深情。一场全民战“疫”让人们认清楚,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次锤炼与淬火,人们的偶像观会更加成熟,会更有营养地哺育年轻一代成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灾难是如何见证我们坚定成长足迹的。
(2)请你为社区拟三条“向抗战新冠病毒的英雄致敬”的宣传标语。
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简要说明培育和弘扬这种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
(2)在当代中国,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做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
①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
④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应传承革命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此,应该
①扎根乡村土壤,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实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将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到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③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决依法取缔宗教活动
④推进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守望心中的绿洲,就不难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明辨善恶,砥砺自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观念
③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推动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④凝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各种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