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秦岭及邻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西侧山脉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东部...

读秦岭及邻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西侧山脉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 25℃    B. 8℃    C. -4℃    D. 16℃

3.乙地处于我国哪个干湿地区?(  )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干旱地区

 

1.B 2.C 3.A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与秦岭大致一致的是位于同一纬度的河流:淮河,秦岭与淮河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故本题选B。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由图可知,甲位于该线以北,1月份平均气温应在0℃以下;秦岭-淮河一线经过我国东部地区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乙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降水量大于800mm。 故本题选C。 3.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是湿润地区。大兴安岭的北段的寒温带地区,也全是湿润地区。中温带、暖温带的东部山地,属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银川平原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地区,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问题。

1.某省级行政区被简称为“苏”,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B”区域    B. “C”区域    C. “D”区域

2.确定图中“D”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势地形    B. 人口分布    C. 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生活习俗各有特色,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该区域为图中字母(  )所在的区域,而且该区域(  )

A. C;人口密集,民房多为平顶房,陆路运输普遍,摘棉花、骑骆驼、搭帐篷

B. 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有南水北调工程

C. C;以稻米为主食,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广布,民歌曲调温柔,吃粽子、带斗笠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选出概括最全面的选项(    )

(1)1月份0°C等温线     (2)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3)4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A. (1)(2)(3)    B. (1)(2)(4)(5)    C. (1)(2)(5)

5.图中③所在地区(     )

A. 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 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C. 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

6.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限大体在(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 秦岭﹣淮河一线

C.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D.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查看答案

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  (    )

A. 沿海地区    B. 沿边地区    C. 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 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查看答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大兴安岭

C. 巫山    D. 武夷山

 

查看答案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查看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该线相吻合

B. 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 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它是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