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个城市应该属于图一的气候( )
A.伦敦 B.柏林 C.莫斯科 D.罗马
2.图中B代表的地理事物( )
A.北海 B.地中海 C.挪威海 D.波罗的海
3.图中C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西班牙
4.图中②处于以下何地( )
A.波德平原 B.东欧平原 C.西欧平原 D.中部平原
5.“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
A.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B.矿产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大量的进口
C.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D.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读旅游路线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西与父母参加了暑假10日游旅行团,去领略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第一天沙漠之旅,上午8:00,从成都坐飞机去第一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迪拜游玩二天。第三天文化之旅,坐飞机去游泰姬陵,游玩三天,这是第二站。第六天岛国之旅,坐飞机去了第三站,游玩岛国风情斯里兰卡。第八天花园之旅,去了狮城游玩,这是最后一站。在港口他们看到国际上一重要海峡,并看到了船舷印有“COSCO”的货轮,据导游说“COSCO”货轮是中国中远集团公司的,主要从西亚过来开往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第十天下午坐飞机返程。
1.在他们游玩的第一站,他们可能会骑行该区域的传统交通工具( )
A.轮船 B.火车 C.马车 D.骆驼
2.在“文化之旅”中,他们游玩的是哪个国家( )
A.美国 B.印度 C.越南 D.巴基斯坦
3.第二站的国家主要是下列哪种气候( )
A.A B.B C.C D.D
4.在“花园之旅”的国家,看到的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
5.在最后一站,导游介绍的货轮最有可能运载的货物是( )
A.高档轿车 B.小麦 C.石油 D.铁矿石
读材料题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50个国家领导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300多位中外方嘉宾就“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政策对接”和“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深化规则对接”两个议题深入交流。
材料二:某大洲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的城市位于( )地区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西亚
2.读材料二,判断该区域反映的是哪个大洲( )
A.欧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亚洲
3.根据第二题结论,有关该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三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的大洲
B.该洲河流受地势影响,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流程放射状
C.图中④处为世界最大内流湖-里海,①处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D.该洲季风气候显著,其原因是处于最大的大陆,处于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读美国本土山脉、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___________,B__________;海洋:C___________
(2)美国本土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它们都是______山系的一部分。
(3)根据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密西西比河流域北部的地势要比南部______(高或低)。
(4)五大湖是过去冰川作用形成的,其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__,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5)图中有美国著名的“硅谷”城市⑥是________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②是________。
(6)美国东北部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______洋沿岸的海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条件,而成为美国最早开发的工业区。
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河,②______湖,A_______(铁矿产地),B______油田
(2)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其中蕴藏量居世界前列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①淡水资源 ②太阳能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地热资源 ⑤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俄罗斯东西部经济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①资源贫乏 ②地广人稀 ③交通不便 ④长期殖民统治 ⑤气候严寒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2016年中国领导人访问了中东三国,续写“一带一路”新篇章。读下面“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本次出访的中东三国: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_。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地处“_____之地”,图中A是_____运河,是亚洲和_____洲的分界线;C是_______海峡。
(3)中东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人,大多数居民信奉__________教。
(4)由于___________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中东人民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