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室.邀请你参加以下活...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室.邀请你参加以下活动.(已知:①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NaHCO3溶液呈碱性;

6ec8aac122bd4f6e②CaSO4微溶,但在稀溶液中看作可溶,其水溶液呈中性.)

(1)甲、乙两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

  液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

丙、丁两同学想再现课本上将“澄清石灰水滴入Na2CO3溶液”

的实验现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问题讨论】教师首先肯定了这四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请你填空:

甲、乙同学将较多量的稀硫酸加入锥形瓶后,他们是依据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

_______色的现象来判断两者确实发生反应的.丙、丁同学的实验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发现1】甲同学和丙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A、B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发现白色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废液缸中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于是,他们又以“无色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经讨论呈现出如下猜想:

①溶质为:Na2SO4、CaSO4        ②溶质为:Na2SO4、CaSO4、H2SO4

③溶质为:Na2SO4、CaSO4、NaOH

请你判断: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认为合理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废液缸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少量________溶液,观察

a.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__成立(填数字代号)

b.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__成立(填数字代号)

【意外发现2】乙同学和丁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A、B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另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发现沉淀不溶,没有气泡,上层清液呈红色,此时,上层清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许多组,如:①Na 2SO4、NaOH;②Na2SO4、Ca(OH)2;③Na2SO4、NaOH、Na2CO3;④Na2SO4、________;⑤Na2SO4、Na2CO3、______.(未列全.请用化学式将④、  ⑤补充完整)

  (2)教师点拨:证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用其他装置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适量)与NaOH稀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

    无蓝色沉淀生成,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②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少量)与V1mL NaOH稀溶液?昆合后,再向其中加入CuSO4

溶液至蓝色沉淀不再产生时,消耗了V2mL CuSO4溶液,此时还必须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个对比实验是(简述操作方法及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将上述CuSO4溶液换成________溶液等(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同样也可以证

    明稀硫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

 

(1)【问题讨论】浅红(红)  无  Na2CO3+Ca(OH)2===CaCO3↓+2NaOH  【提出猜想】③  【实验探究】Na2CO3  ②  ①  【意外发现2】④NaCO3(或NaHCO3)  ⑤NaHCO3  (2)【拓展探究】①能  ②在V1 mL NaOH稀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时,消耗CuSO4溶液V3mL,若V3>V 2即可证明  FeCl2(或MgCl2等)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成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若用装置B制备氧气,仪器a中装有高锰酸钾,还需作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

    (3)若用装置A或C及相关药品制备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与

      装置C相比,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点);收集氧气应选用的

      装置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或_________.

    (4)用装置A或C及相关药品还可制备__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

在上海世博园江苏馆的“春华秋实”展区,用我市东海水晶雕出的作品《寄畅园之冬》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东海县是国家火炬计划硅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品有晶莹剔透的水晶制品,更有用途广泛的石英砂、石英玻璃、硅微粉等硅的系列产品.其中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是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原料,高纯硅又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资料卡:由石英砂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

①SiO2+2C6ec8aac122bd4f6eSi(粗)+2CO↑   

②Si(粗)+2Cl26ec8aac122bd4f6eSiCl4

6ec8aac122bd4f6e③SiCl4+2H26ec8aac122bd4f6eSi(纯)+4HCl

其生产过程示意如下:

 

  

请你自学上述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由石英砂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下同),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

    (2)粗硅提纯必须在无氧的氛围中进行,除了考虑到硅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过程示意图中的“物质A”用水吸收,可得副产品(一种常见的酸)的名称是

      ________.

    (4)作为电器、电子、光纤等行业原料的石英砂纯度要求高,需要对普通石英砂(含有少量的CaCO3Fe2O3)进行提纯,其中酸洗(用盐酸)和高纯水洗是两个重要的步骤.请写出酸洗步骤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判断高纯水洗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现象,则表明残留物已洗净;否则,表明残留物未洗净.

 

查看答案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海世博会采用的1 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充分体现了“低碳”理念.汽车能源的更新历程如下:

6ec8aac122bd4f6e

    (1)汽车用汽油、柴油作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______、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空气污染物,通常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处理尾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O+2NO6ec8aac122bd4f6e2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最近,我市有千余辆公交和出租车完成了油改气(汽油改天然气),使港城人出行越来越“低碳”,也为降低______效应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2004年4月,化学家研究发现,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C3H6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全降解塑料,环氧丙烷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不仅是体现“低碳”理念的又一举措,而且可以降低废弃塑料带来的________问题.

 

查看答案

201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了解水、爱护水、节约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填“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正确的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

      ①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  ②图书馆内图书着火,最好用水扑灭

    ③在生理盐水中,水是溶剂    ④长期饮用硬水是补钙的最好方法,有利于人体健康

    ⑤上海世博园将水雾化使之漂浮于空气中,以起降温作用

    (2)据报道,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并且地处淮河水系下游和入海口,污染水多.因此,节约用水和污水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列是保护市区主要供水河流——蔷薇河水质的建议,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

    数字代号).

    ①严禁将含磷废水排入河中        ②坚决杜绝岸边农田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    ④严禁在河边丢弃含汞、铅等金属的废旧电池

    (3)生活中节约水的方法很多.如:用洗衣水冲厕所;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①浓硫酸、②小苏打(NaHCO3)、③碘酸钾(KIO3)、④乙醇(C2H5OH)等物质都有着重要的用途,选择上述物质的编号填入相应空格:

    (1)常用于实验室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制发酵粉的是_________;

(3)用于配制医用消毒酒精的是_____;(4)为防治碘缺乏病,可在食盐中加入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