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①其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
②可用的发生装置有:______(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③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______.
④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
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______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______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 ①______;②______. |
⑤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符号表达______.
(2)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硫酸浓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气体体积(mL) | 35 | 47 | 55 | 51 | 42 |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现象和 比较 | 有少量气泡 | 气泡比A号试管多 |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___,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此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
②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______℃,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
③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______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④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 A | B |
试管内药品 | 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 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
现象和比较 | 有少量气泡 | 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查看答案
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右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1)请你画出微粒结构示意图Na
+ ;Cl
(2)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①m(Na)
m(Na
+);②r(Cl)
r(Cl
-);
③r(Na)
r(C1);④r(Na
+)
r(Cl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