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木炭与氧化铜反应,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填...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木炭与氧化铜反应,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实验装置图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请填写实验报告.
(1)实验用品:
仪器:______
药品:木炭、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2)
现象分析
1
2
(3)结论
结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u+CO2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根据物质具有还原性的定义,要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就必须有现象证明木炭有夺氧的能力. (1)根据装置图,可写出各仪器名称. (2)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各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现象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对现象进行分析 (3)实验结论不能答“证明木炭有还原性”,应该是通过现象和分析得出的能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的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意反应条件、气体符号、配平,确保方程式书写完整. (4)反应体系中的水有两个可能来源:一是反应生成的水,二是反应物带入的水,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解析】 (1)考查对常见仪器的辨别和认识,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橡胶塞的导管 (2)加热的试管内发生的反应为C+2CuO2Cu+CO2↑,所以现象为: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是因为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单质铜的颜色为红色. 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发生的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是因为木炭得到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3)通过上面对现象的分析可知氧化铜失去了氧变为铜,碳得到了氧化铜中的氧变为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是碳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意反应条件、气体符号、配平,确保方程式书写完整才能得分.C+2CuO2Cu+CO2↑, (4)反应体系中的水有两个可能来源:一是反应生成的水,二是反应物带入的水. 首先分析第一种情况:因为反应物是木炭和氧化铜,并没有氢元素参加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可能有水生成. 第二种情况:根据实验记录是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试管口才有水凝聚,说明是反应前反应物受潮或吸收了水,加热后水分蒸发出来了,在试管口遇冷凝聚. 故填:(1)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橡胶塞的导管 (2)(下表1、2的顺序可以互换) 现     象 分     析 1、澄清石灰水由澄清逐渐变浑浊.(或澄清石灰水由澄清逐渐变浑浊,又逐渐变澄清). 木炭得到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2、试管中(有一部分)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单质铜的颜色为红色. (3)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或木炭夺去氧化铜里的氧),它具有还原性. C+2CuO2Cu+CO2↑ (4)我的分析:反应物是木炭和氧化铜,并没有氢元素参加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可能有水生成.但在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口部,凝聚了少量的水,说明反应物木炭和氧化铜吸收水分,加热过程中水分蒸发出来,在试管口部冷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字母回答)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某同学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0.8g的氧气.则计算
①高锰酸钾(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2MnO4+MnO2+O2查看答案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 ______,以免失火;
(2)用完酒精灯后,______,不可用嘴去吹.
(3)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两种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
①混合气体manfen5.com 满分网一氧化碳
②混合气体manfen5.com 满分网一氧化碳
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__,(填编号)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由    种元素组成的,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