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manfen5.com 满分网
(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中属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A.浓氨水有很强的挥发性
B.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发现问题: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是怎么变成红色的?
假设一: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的粒子(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假设二:______
分析:试验中B烧杯内的酚酞溶液______,说明假设一不正确,假设二是正确的.
(3)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
(4)请你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______
利用浓氨水和无色酚酞试液来验证分子运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经典实验.无色酚酞试液是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可以用来指示碱性物质.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了,说明它遇到了碱性物质.原因是C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运动到了A烧杯中,溶解在酚酞试液中形成的氨水呈碱性.而B烧杯则没有接触到碱性物质,所以它不会变色,在这里起了一个对比的作用,证明空气是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日常生活中证明分子在运动的例子有许多,如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能闻到花香,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因为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我们鼻子中等等. 【解析】 (1)挥发性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物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故选B (2)C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运动到了A烧杯中,溶解在酚酞试液中形成的氨水呈碱性,使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了.B烧杯暴露在空气中,与空气接触,由于空气中不含碱性的气体,所以B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故答案为:氨分子(或氨水散发出一种粒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变色 (3)B烧杯在这里的作用是对比,证明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是缘于C烧杯中氨水. 故答案为:对比实验(比较) (4)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例子有许多只要合理即可,如衣服晾干,能闻到各种气味等. 故答案为:从厨房边经过时,能闻到炒菜的香味等(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请指出右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______,固体只需要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取一支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然后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1)该装置图中存在着明显错误,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②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他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化学性质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